黑潮入侵衝击南海渔业及吸收二氧化碳能力
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02-08 12:22:32 / 人气:

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自2013年起,在南海北部水深2000公尺及3500公尺处,长期收集沉降颗粒进行分析发现,黑潮入侵南海,会降低南海的光合作用率,沉到深海的物质也会减少,影响南海渔业以及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。
国研院海洋中心将研究成果发表于《永续》(Sustainability)国际期刊中,这也是科学界收集南海沉降颗粒并进行相关分析最完整的纪录。
工业革命后全球温度持续升高,2016年更成为最高温的一年,造成全球暖化的「元凶」。其实,海洋是一位「减碳」专家,吸收了1/3至1/4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,有效地减缓全球暖化。
为了解海洋在全球碳循环的角色,来自20多个国家的参与者,1987年共同成立「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」,台湾海洋学家也立即于1998年在南海北部设立测站,採集不同水层的海水并分析其化学成份如pH值、二氧化碳等,此即「东南亚时间序列研究」(SEATS)。
不过,后来因为海洋资源调度调整与人员组织变革等因素,SEATS停止观测作业,但像SEATS能有水文化学以及深海沉降颗粒长期记录的测站,全球寥寥可数,因此国研院海洋中心自2013年起承接并维持SEATS作业至今,于2000公尺以及3500公尺水层深处长期收集沉降颗粒并进行相关分析。
国研院海洋中心所做的长期纪录显示,南海的浮游植物冬天长得最多,夏天则最少。这是因为冬天表水比较冷,风也比较大,因此把比较深层、营养盐比较高的海水混进接近海洋表面的透光层(阳光能到达/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层),滋养了浮游植物的成长。浮游植物多了,浮游动物数量也跟着成长,这些生物死亡后便往下沉降,深海收集到的沉降颗粒就会比较多。
纪录也显示,有些年的冬季,表水的叶绿素浓度明显偏低(光合作用比较不旺盛),深海收集到的沉降颗粒也比较少;分析后发现,这是因为贫营养盐的黑潮流进南海,降低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数量。这也连带降低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,以及滋养食物链上层的生物如鱼类的能力,而对渔业造成负面影响。
(中时 )

现在致电 0512-6684444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