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食品安全热点十:三文鱼标准之争 专家:虹鳟鱼是淡水鱼列为三文鱼不科学
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01-04 08:22:44 / 人气:

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(记者 刘潇潇 韩肖) 1月3日,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,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。从2018年8月起,有关“淡水虹鳟是否属于三文鱼”的争议便备受关注,进而引发有关三文鱼标准的讨论,对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、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表示,将虹鳟鱼列为三文鱼是不合适的,但淡水鱼类并非一定有寄生虫,只要做好相关的检验检疫工作,其风险是可控的。他建议,虹鳟鱼行业应在充分调查研究与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修订补充团队标准,使之达到相对完善。
淡水虹鳟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鱼引热议
2018年8月,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《生食三文鱼》团体标准,将虹鳟归为三文鱼的范畴。这一标准发布引发了关于“淡水虹鳟鱼在市场上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鱼”的热议。9月,中消协表态,不能让团体标准成为企业共谋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。至此,关于“三文鱼身份问题讨论”瞬间升级为“三文鱼标准之争”并迅速白热化。
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,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共监测到相关纸媒报道387条,新闻网站文章6096篇,移动端文章数 3708篇,微信公众号文章5411篇,微博原发、转发7.1万条,论坛发帖1092条。
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,从2018年5月一篇记者调查文章指出市场上三分之一来自青藏高原的“三文鱼”是红鳟起,引起舆论关注。8月,“《生食三文鱼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”将舆情引向新的高潮。
从事件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,上海、北京、青海、广东、山东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。
专家解读:将虹鳟列为三文鱼不合适 显示行业不自信
据了解,“三文鱼”一词源于对英文“salmon”的中文翻译,最初是粤语(最早是由港澳地区人们)对salmon的一种中译,而这种中译并非是对所有salmon的中译,而主要是指从挪威进口的大西洋鲑的中译。
潘教授表示,“三文鱼”是需要海淡水之间进行洄游的种类或种群,而鳟鱼是指定居在淡水中并没有跨盐度洄游的定居型种群,在英文中也有明确的区分。由此可见,《生食三文鱼》团体标准,将虹鳟列为三文鱼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“一般而言,海水养殖的鱼类相对淡水寄生虫较少,对人体的危害较小,但并不是说生食这些淡水鱼类就一定风险较大,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养殖环境和工艺。”他指出,露天养殖的淡水鱼类并非一定会有人鱼共患病的寄生虫,我国新疆、青海等地也没有类似的报道。只要做好相关的检验检疫工作,其风险应是可控的,而且这些地区的养殖水环境质量本身是非常优异的,使得养殖的虹鳟品质也非常好。
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和不同地区人们对鲑、鳟鱼特殊的口感要求差异,而对鲑、鳟鱼产生了不同的市场评价,因此,在不少消费者看来,虹鳟比三文鱼低端,认为用较低端的虹鳟替代高端的三文鱼,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。
“其实虹鳟鱼在营养价值上与大西洋鲑鱼差别并不大;国际上,将鲑、鳟鱼类平等对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。” 潘教授表示,国内引入虹鳟养殖的时间较长,但消费者对虹鳟并不了解,造成人们普遍对虹鳟的评价不高,企业不敢亮出虹鳟的名称,反而借用三文鱼的名字,显示虹鳟行业对虹鳟鱼的不自信,消费者也因此会误认为虹鳟鱼的品质一定不好。
专家建议:行业应建立自信 修订补充标准达到相对完善
潘教授表示,我国三倍体虹鳟养殖规模与规范比较完善,鱼的品质也比较好,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。虹鳟行业应建立并推广国产虹鳟品牌的信心,引导消费者采用生食以外的腌制、熏制与熟制等虹鳟鱼的加工消费方式,降低食用安全风险,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国产虹鳟的消费认可度,从而带动虹鳟养殖、加工业的规模化发展。
同时,他认为,团体标准把虹鳟列为三文鱼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,没有充分调研分析,匆促发布标准,引发不必要的市场波动。为了国产虹鳟养殖业的发展,让更多国人品尝到美味的国产虹鳟,对于标准中存在的问题,应在充分调查研究与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修订补充达到相对完善。
此外,他也指出,《生食三文鱼》团体标准发布,虽然初衷旨在鼓励国产虹鳟养殖业的发展,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消费者对三文鱼的特殊喜好,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也不足为奇。但要真正振兴虹鳟养殖业,除了提升行业技术外,让消费者了解养殖现状以及虹鳟的正确消费方式等,更需要诸多媒体的支持。因此,媒体对于此项标准的发布应理性对待,科学报道。
责任编辑:施晓娟)

现在致电 0512-6684444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